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专题】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来源: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2021/03/22 10:25
浏览量: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1年,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研发、生产和营销。鹏辉公司注册资本63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6.7亿元人民币, 产品囊括圆柱型、软包、聚合物、储能、动力电池五大系列几百个型号,广泛应用于个人电子消费产品、电动工具、交通运输和储能等领域。

 

 

借助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优惠政策和国家汽车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鹏辉公司将产业重点转移到新能源汽车方向,主要集中于:动力电池开发、电池模组开发、电池热管理、BMS的开发与应用,成功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循环产业链。

 

经营情况

 

2019年全年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3.0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8%。公司加大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投入,凭借核心竞争力产品,获得了战略合作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大批量订单。公司继续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持合作,与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开始合作。

 

为贴近客户,公司在柳州设立了主要从事PACK业务的子公司柳州鹏辉。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统计分析,2019年,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在全国排名第十一位。

 

在研发端,公司成功研发出行业领先的6C快充电池产品、720km超长续航软包动力电池、48V磷酸铁锂体系启停电池,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快速拓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

 

产品出口

 

2019年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实现境外营业收入4.14亿元。

 

产能建设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拥有六大园区,2019年锂离子电池产能达8.90 亿 Ah,在建产能5.41 亿 Ah,全年产量9.88亿Ah。

 

技术进展及研发能力建设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贯坚持市场驱动研发为、秉承技术引领产品的宗旨,始终相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高度重视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

 

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得国家专利132项。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与天津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长期合作,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拥有先进的实验室以及研发检测设备,能完成可靠性和安全性模拟性实验,成功研发出行业领先的6C快充电池产品、720km超长续航软包动力电池、48V磷酸铁锂体系启停电池,为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快速拓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

 

主要新产品


 

零部件

序号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产品应用

1

方形铝壳电池

GSP34135192-100

长安星卡

2

方形铝壳电池

GSP42173166-135

奇瑞Q22

3

方形铝壳电池

54173192-206

上通五菱E200

 

合资合作及重大项目建设

 

年产 4.71 亿Ah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建设项目;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广州市骥鑫汽车有限公司、增资广东幸福叮咚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广州绿圆鑫能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柳州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江苏天辉锂电池有限公司。

 

发展目标与规划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加大锂电池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开发效率,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实力和经营能力。坚持以专业化、规模化和总成本领先战略,逐步实现在现有3C数码类电池业务稳步增长,在新能源汽车稳中求进,在储能市场积极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强的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争取在2-3年内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 

 

在传统3C数码领域发挥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快速反应的特点,不断开发适销对路、性价比高、附加值高的锂离子电池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满意度,在蓝牙音响、蓝牙耳机、平板电脑和移动电源等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在人工智能市场和智能穿戴产品市场拓展更多有发展潜力的客户,进一步提升公司在3C数码类各细分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成为多个细分行业龙头,实现行业总体前三的目标。 

 

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一方面加强自身研发投入和全自动化设备导入,针对电动车细分市场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根据各类电芯的技术特点用不同的工艺路线开发满足不同类型电动汽车需要的电池模组或电池系统,增加核心客户对我司的依赖度和粘性,打造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市场开拓中稳中求进,积极拓展优质客户,严控账款风险,与客户深入合作,逐步实现行业前五的目标。

 

在储能、轻型动力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积极进行市场布局和开拓,同时开展外部战略合作或合资的方式站稳坐实,实现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