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南充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征求意见)

作者:
来源:
2024/07/10 11:05
浏览量:

2024年7月6日,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南充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2024—2027年):进入氢能产业全面起步期,在南充市建成相对完善的氢能供应网络及应用推广体系,氢能技术支撑平台与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氢能示范项目有序推进。


1)氢能制备产业:重点支持市内大型化工企业共享富余氢气开展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就近满足当前氢能示范应用,力争科学开发走马等伴生天然气矿天然气制氢项目,并鼓励市内大型制氢研发企业开展电解水制氢应用示范,以支撑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初步形成以工业副产氢为基础,可再生能源制氢作为补充的稳定氢气供应体系,到2027年年产氢量约5000吨/年。在市区内建成加氢综合能源站5座,保障氢能示范项目顺利开展。


2)氢能支撑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水、风、光、天然气、工业副产物等资源,聚焦氢燃料电池及系统、膜电极、储氢容器等重点领域,积极促成有关高校和重点优势企业在我市建立中试服务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加快推动氢能及新能源电池产业起步发展,打造氢能产业园。重点创新发展氢燃料电池、储氢容器等产业,突破发展绿色制氢及液氢运输等氢能产业,逐步完善储氢、运氢、加氢等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积极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冶金等领域争取应用示范试点,加快打造绿色经济氢源基地和氢能基础设施、设备及应用示范基地。


3)氢能应用产业:氢能应用产业初期以示范为主,主要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及燃料电池共享单车的示范应用,并在市内公交、城际客运、城市环卫等功能性车辆以旧换新中以20%比例配置购买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开通公交示范线2条,投放500辆以上燃料电池共享车辆,加快冷链物流、高速重卡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打造,在几个重要城市如成都、重庆之间示范运行氢能重卡干线物流车30辆,通过示范运行促进氢能交通的应用。依托产业园等氢能产业聚集体开展水、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制氢示范,提升氢能供给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设备的技术进步。支持在市内开展液氢运输示范,降低氢气输运成本,扩展氢能的应用范围。


二、中期目标(2027-2031年):进入氢能产业稳定发展期,全市氢能产业规模稳定增长,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氢能应用场景基本成熟,氢能产业链布局基本完善,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1)氢能制备产业:支持市内具备条件的制氢企业开展碱性电解水制氢和SOEC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大力发展水、风、光、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形成工业副产氢与可再生能源制氢并重的氢气供应体系,力争制氢规模超过5000吨/年,成为“成都-遂宁-南充-达州”成渝氢走廊干线重要节点城市,具备面向川西北、辐射成渝的氢能供应能力,力争建成一个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及若干分布式供氢项目,力争建成加氢综合能源站15座。


2)氢能支撑产业:氢能产业园初步建成,氢燃料电池开始批量供货,力争达到2000台套/年规模;导入SOEC电解水系统生产线,力争达到1000套/年规模。引进空压机、控制器、氢循环泵、车用储氢罐、氢气阀门、加氢站核心装备等辅助系统产业,对氢能产业链进行补链。依托南充本地商用车整车制造企业,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本土化生产,力争达到2000台/年规模。力争实现氢能产业链产值200亿以上,实现年度碳减排量超过80万吨,成为全省氢能产业重要城市。


3)氢能应用产业:以快速推广应用为主,下游应用需求迅速放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较传统企业具有竞争力,在公交、重卡、环卫领域应用比例进一步扩大;大型氢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大型通讯基站、医院、商场、电站和工业园区、工厂等场景得到推广应用;液氢技术取得突破,成本得到降低,并在氢气运输领域应用比例扩大。


三、远期目标(2031—2035年):进入氢能产业市场加速期,全市氢能产业规模逐年增长,氢能产业由示范带动转向为市场拉动,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氢能应用场景基本成熟,氢能产业链布局基本完善,氢能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形成多元化格局。